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3月27日下午4時,在三峽大學的學校試驗場,學校自行研發的12米級龍門式建筑3D打印機完成了最后的打印任務,一棟雙層小樓外形正式完工。這棟小樓高8米,占地100平方米,3月初開始打印,用時不足1個月。“這期間包括下雨天,還有中間板梁柱現澆混凝土的時間,其實我們整個打印時間在20天左右,比傳統建造工期縮短約70%,打印的效率和完整性達到預期效果。”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水利水電工程系主任李洋波介紹。
這臺建筑3D打印機,由學校歷時3年研發而成,攻克了大尺度建筑3D打印技術在精度控制、結構連續性、打印連續性和結構穩定性等方面的難題。在試驗過程中,研發團隊通過參數和現場細節技術調整,將雙層小樓的打印精度控制在2毫米內,定位精度控制在0.1毫米內,整棟小樓沒有出現打印瑕疵。“超過3米之后,我們調整了送料的方式,同時也調整了混凝土的配合比,由最初的螺桿方式泵送,變成了液壓泵送,壓力更大,流動性更好,保證了打印的連續性。”李洋波說。
這次試驗成功,標志著三峽大學12米級龍門式建筑3D打印機完成了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跨越,可正式進入產業化。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泉州市住建局關于公示泉州市建筑業龍頭企業名單的通知 福建省五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上榜
下一篇:政策新聞 | 遂昌住建局關于周巧云私人建房(D級危房補辦)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批后公布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