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北大、清華名師授課
“課堂教學+田野考察”的模式
收獲閱讀、理解、研究古建筑的科學方法
深度解鎖古建筑文化密碼
探尋建筑發展的深層規律
古建筑、古街區、古城是鄉愁的寄托,是城市的文脈,也是傳統文化、人文生活最集中、最生動的記載和體現。
每一個時代在華夏大地留下的印記,都在一磚一瓦間、飛檐斗拱中流淌;古老的城址、街道、園池布局中,蘊含著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與天下秩序觀;如詩如畫的古典園林、巧奪天工的雕梁畫棟,又反映了東方式的棲居理想......
讀懂古建筑,能同時了解中國的人文歷史、哲學思想、信仰觀念、思維方式、審美意象、設計思想、營造方式……重新認識傳統文化的價值。
梳理古建筑的獨特密碼,體會古代建筑體系對現代建筑與設計探索的啟示,對我們美好生活的啟示;體會傳統建筑的意味,在創作中加入真正有創新性的、中國的元素。
當代從事建筑設計、城市更新工作,亟需重新梳理所在地的建筑傳統、歷史風貌、營建技藝,亟需掌握專業的認知方法和設計思想,科學掌握傳統建筑的核心價值,繼而創新性的運用到設計和營建實踐中。
北京大學古建筑文化班,依托北大在建筑考古、城市考古、文化遺產學、哲學、藝術學等領域的深厚積淀和領先優勢,匯聚權威專家與知名教授,突破傳統課堂局限,采用“課堂+田野”的學習模式,讀懂古建筑。
從古建筑的價值認知、結構特征、審美意象、設計思想、營造方式等方面,探尋城市、宮殿、寺院、園林、民居背后的歷史規律、社會秩序、文明密碼,呈現一套清晰、完整的古建筑體系。大家將會獲得閱讀、理解、研究古建筑的科學方法,深度解鎖古建筑文化密碼,探尋建筑發展的深層規律。
2025年4月18日,我們將開啟一場追溯中國古代建筑文化的科學尋訪之旅。歡迎有志之士,與我們一同,站在幾代學者開創的古建筑研究成果的背脊上,完成從興趣到專業的蛻變。
項目 / 來源
審批單位:北京大學
承辦單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審批編號:北大培訓20241578號
官微查證:“北大考古學堂” 微信公眾號
課程 / 收獲
注重國際視野,通過東西方建筑與美學體系的比較,以“無問東西”探尋“何以中國”。
課程 / 體系
一|建筑斷代與傳統建筑價值認知
中國文化和中國建筑
中國傳統建筑的價值評估
營造學社與中國古建筑研究
方法 | 古建筑時空框架建立:建筑考古斷代
二|古建筑藝術特征與設計思想
中國古建筑的環境觀與美學觀念
儒釋道精神與中國建筑
信仰與建筑:名山建筑
傳統建筑的環境與室內設計美學思想
古建筑的裝飾體系
古建筑的色彩使用
傳統民居的類型、地域特色與再設計
三|古建筑結構與營造體系
木結構建筑的歷史演變
古建筑等級制度
古建筑的布局與結構特征
古建筑保護與修繕
四|古典園林與園林建筑
古典園林的精神內涵
古典園林建筑
江南文人園林
北方皇家園林
寫意山水的中國古典造園藝術
五|世界建筑史視域中的中國傳統建筑
中西方建筑秩序來源與比較
中西方城市中軸線來源與比較
中西方建筑美學比較
中西方古典園林比較
中國古建筑的國際傳播與影響
東亞地區的傳統建筑
六|中國古代城市變革與發展
史前城市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古代城市布局與演變
漢唐時期的中國古代城市
唐宋城市變革
宋元明清城市布局與特點
七|經典古建筑細讀
佛光寺的發現
晉祠建筑群細讀
山西萬榮稷王廟斷代過程
山西地區古建筑群的分布與區域特色
蘇州園林與園林建筑細讀
從故宮古建筑看古代設計智慧
穿越北京中軸線,解鎖700年古都時光
八|經典古建筑實地踏查
佛光寺&南禪寺踏查研究
宋遼金元經典建筑踏查研究
明清經典建筑踏查研究
古典園林與園林建筑調查研究
古鎮古村落與民居調查研究
古代城市與遺址調查研究
九|從觀者到研究者的專業訓練
古建筑區域調查與發現方法
古建筑記錄方法與實踐
古建筑閱讀方法
十|文化IP與古建筑活化設計實訓
方法 | 如何梳理一個地方的建筑遺產價值
中國歷史性城市的當代保護與再生
文物資源保護與古城活化開發的實踐
古建筑活化設計訓練
設計方案評析
注:以上為招生介紹,我們會根據最終學員實際情況調整出最佳教學方案。
授課 / 導師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權威專家和知名教授聯袂授課。多學科、多視角、多層面、全方位,呈現一套清晰、完整的中國古建筑體系,大家將會獲得閱讀、理解、研究古建筑的科學方法。
孫 華
徐怡濤
賈 珺
董豫贛
梁 梅
劉 未
李路珂
張劍葳
李 溪
彭明浩
注:因篇幅有限,不在此對授課導師一一羅列,詳情歡迎來電或者微信咨詢。
招生 / 對象
熱愛中國傳統建筑、傳統文化,希望深入學習古建筑歷史價值與文化價值、設計思想與方法、營造體系的社會在職人士;
建筑師、設計師及相關設計專業者;
古建筑、歷史建筑、文化遺產相關從業者、研究者、愛好者;
具有良好人文素養和學習能力,大專以上學歷,限額35人。
課程 / 安排
開學時間:2025年4月18日
課程安排:學制1年,共計5次課;每2個月授課1次,每次4天
授課地點:北大燕園
踏查地點:山西、江蘇
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于實踐之中。重視田野教學是北大考古自1957年以來一直堅守的傳統。在教學方式上,除了北大燕園的學者講堂,我們還將走進古建筑現場。本期課程選定了山西、江蘇,作為重要的教學基地和研究對象。帶大家“課堂+田野” 完成中國古代建筑文化藝術的科學尋訪之旅,深度解鎖古建筑的文化密碼。
結業 / 證書
完成規定課程并通過考核,北京大學將頒發結業證書,證書統一編碼,加蓋北京大學公章,該證書納入北京大學非學歷教學學籍管理系統,北京大學官網查詢驗證。
報名 / 流程
報名申請
填寫《報名表》提交至報名郵箱:
kaoguxuetang@pku.edu.cn;
掃碼添加招生老師微信,領取《報名表》
審核繳費
材料提交齊全,審核通過后,發放《繳費通知書》;學員收到通知后,按期繳費至北京大學賬戶;
錄取入學
繳費完畢后,發放《錄取通知書》;憑《錄取通知書》,按規定日期報到入學。
學費 / 繳納
審核通過者需繳納學費至以下賬戶:
戶 名:北京大學
賬 號:0200 0045 0908 9131 151
開 戶 行:工行北京海淀西區支行
報名 / 咨詢
報名咨詢:馬老師:18201165777(同微信)
報名郵箱:kaoguxuetang@pku.edu.cn
教學咨詢:苗老師:010-62750531
學院網址:archaeology.pku.edu.cn
添加招生老師微信
獲取更多課程信息
視覺 / 方澤楠 校對 / 李菁琳
本文為北京大學考古學堂推廣文章,文章內容由北京大學考古學堂提供,歡迎轉發。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漳州市住建局關于增補2024年度建筑業(準)龍頭企業有關事項的通知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