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主體資料,免費贈送VIP會員!
    * 主體類型
    * 企業名稱
    * 信用代碼
    * 所在行業
    * 企業規模
    * 所在職位
    * 姓名
    * 所在行業
    * 學歷
    * 工作性質
    請先選擇行業
    您還可以選擇以下福利:
    行業福利,領完即止!

    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NULL

    ad.jpg

    BIM建筑|洄廊:“懸”轉洄游 / 郭廖輝建筑工作室

    發布于:2025-03-28 11:08:58

    網友投稿

    更多

    洄廊外觀? 攝影:王子千

    設計單位 郭廖輝建筑工作室

    項目地點? 云南昆明

    建設時間? 2024年1月

    建筑面積 22平方米


     

    2024年9月24日,云端會議室里的內部圓桌。一遭“說不清”的回溯,為即將造訪場地的攝影師餞行。

     

    討論參與者:

     

    郭廖輝? 主創建筑師

    陳? 諾? 項目建筑師

    王子千? 項目攝影師,建筑師

    吳? 旻? 討論者,建筑師

     

     

    01

    世博園,公園還是花園?

    24年初,滇池風土藝術季。去了之后才知道那么多人參加,也才漸漸看到場地的全貌。

     

    郭:我們的場地在世博園,總的來說是個人工規劃出來的場地。當時跟著策展人一起看了好幾塊地,然后自己選點來琢磨做一個什么東西。

     

    吳:我理解世博園本身是個很有意思的環境,每片區域都有不同人的手筆,會有點主題性,那我們這塊場地在其中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呢?

     

    陳:這個世博園空間起初當然都是展會建筑,但現在隨著城市發展功能置換,其實也被公園化了。我們的場地在草藥園,種著些珍稀中草藥和其它植物,它離主場館都還挺遠的,更是沒有那種很宏大的博覽會的感覺了,就像一個小小的市民公園,很日常。

     

    場地環境鳥瞰? 攝影:吳清山

    郭:這塊地是有點獨立于世博園的一個小環境。“日常”這個事我覺得很重要,因為我們當時也有一些其它場地的選項,但那些更強勢的造景、殘留的主題性都沒太打動我們,最后反倒選擇了更淡的這部分。

     

    陳:這其實是個主題性很弱、老昆明人喜歡去的地方。我們逛了半天之后發現廊子附近氛圍特別好,建筑本身也具備一定的空間質量。很多人在里面休息,老人小孩都聚在一起——很平常的公園的那種狀態,你會完全忘記它原來那種宣傳、展示職能。邊上茂盛的龍舌蘭、仙人掌也構成一處不尋常的景觀,帶來一些人氣的同時又把它掩藏起來,跟整個大的世博園那種外向的喧囂的感覺很不一樣——它是藏在角落里的。

     

    洄廊的日常圖景? 攝影:吳清山

    吳:好像是個公園,又是個秘密花園,處在兩者之間。

     

    郭:對,它其實是個大公園里的小花園。大的敘事好像沒有,我們確實沒有專門去回應那種很強的主題,反而是找了一個非常無性格、中性表達的東西,但它本身的公共性所具備的能量又是很強的。

     

    吳:我們好像在做一件同構的事情。世博園從某種主題樂園式的狀態慢慢變成了今天這個更日常的公園;我們這次拿到的任務書其實又是另一種主題化的展覽,但我們特意選擇這樣一個平靜親人的地段,融入日常的態度很鮮明,這本身有種張力。其實今天以前,我從沒看出來是在世博園里。

     

    郭:一看就是個公園。

     

    大公園里的小花園? 攝影:王子千

     

    02

    看不全,但走得通?

    轉悠著,路過窗外的光景。裁成片段的,又在腳步中重新連續起來。

     

    郭:建立在場地潛力之上,設計意圖其實一開始就很明確。草圖上很容易辨別出大概的思路,其實就是想把廊子的線性空間承接過來,在盡頭來完成一個調和各個方向的空間。它不是獨立存在的,和廊子是個整體——材料、語言、比例層面都有關系,但空間類型又是完全不同的。

     

    設計草圖? ?郭廖輝建筑工作室

    場地立面圖? ?郭廖輝建筑工作室

    回到現場,廊子本身就提供了線索,一側面向里面類似廣場或公園的開敞空地,另一側則背對著溪流水岸,僅一小徑溯溪穿過——它只用一道墻就把兩面的空間關系處理出分別。我們其實是在沿用墻的語言來實現很多動作,關于尺度、關于視線、關于方向。

     

    場地上既有的廊亭? 攝影:王子千
    廊亭與洄廊? 攝影:王子千

    陳:廊子是背溪的,視野還是更多向內部的公園景觀展開,我們的設計好比連接件,叫人看到原來忽視掉的一些東西,以及最終那個高潮化的植物景觀,不知不覺也離水岸更近一步。

     

    吳:隨腳步去提供一些引導,提示或者放大一些庸常的風景?更進一步的問題可能在于作為路徑的圈和集中式的圓空間的區別——因為兩種情況下我們同樣可以聯系起多向的視野。

     

    洄廊外觀? 攝影:王子千

    內部空間? 攝影:王子千

    郭:這個圈造就的弧形路徑是連續、漸變、沒有停頓的,對方向是不太敏感的。我們還是想有點讓人自己發現和經歷的部分,不太希望能明確感知到幾處線索的相對位置,像路牌那樣,告訴人家說這里是什么、那里是什么,如此一來空間就過于教唆式了。

     

    幾何本身對模糊方向感大概也起點作用,像個眼睛,說不清是方的還是圓的,基于一個場地上來的鈍角。當然在里面走的時候,你更難捉摸它的形狀,只是走著走著會有東西出現,出來之后才能看出一點門道,但還是很難把它復原到明確的知識性的東西去。

     

    路徑模糊感受? 攝影:王子千

    陳:雖說形是圓的,但整個體驗還是線性的。因為幾何上內外圓心不同,一邊路徑漸寬,一邊路徑漸窄,其實對行走方向還是有些指示的。

     

    郭:最窄的地方也就一個人勉強通過,當然這種擠壓是有意為之。尺度壓縮了,體驗才能放大,你才能專注到身體的約束上去,而不是通過理性來判斷身在何處。

     

    寬窄變化的路徑? 攝影:王子千

    吳:總覺得廊子是被折疊起來的,接受的信息是更加片段化的,實際上沒法看到一個特別全局式的東西,你對這個空間的理解只能是由一個個小的局部切片拼湊起來的。

     

    郭:是的,寬度在變,光也在變,還是運動著的——連續性大于圖像,名字上也疊加了這樣一種形象考量。

     

    王:這似乎對攝影也是個挑戰,還得現場見招拆招。

     

    連續的空間體驗? 攝影:王子千

    內部空間? 攝影:王子千

     

    03

    延伸的墻體,還是有頂的房子?

    好像是那個沒有實現的“黃金頂”,拉長了這道關于白墻的風景。

     

    王:我的困惑在于那一圈路徑向內的開口。這好像意味著突然從一個不規則的幾何負型中走出去,回到了那個中心穩定的圓形。會是剎那間的一眼看穿?

     

    陳:里外確實是不同的側重點。中心區域頂部構件交接都露明了,你是可以在這個中心空間里完全搞明白這個房子是怎么搭起來的,從一個只見局部的狀態中抽離出來,好像說答案就藏在它的核心里面。

     

    露明的構件交接? 攝影:王子千

    吳:我注意到,邊上一圈好像是做了一部分用板把構件擋起來的動作?

     

    郭:我們在梁底做了很極限的檐口,結構和構件交接藏起來,角部也順理成章地被填滿了。最后呈現出來是比較連續的狀態,而不是獨立的構件,這是我們嘗試達到的效果。歸根結底還是立面上視覺連續性的問題,要跟邊上的廊亭形成一組東西。

     

    立面關系? ?郭廖輝建筑工作室

    梁底的檐口? 攝影:王子千

    陳:廊子本身“三段式”的框架給了我們一個參考系。

     

    郭:它上部做了一層白色的梁,而不是直接用墻承接木架屋頂的。就結構跨度來說這個細節其實不是必要的,但讓白色框架非常完整,分層關系很清晰,靠近地面的“基座”連線也是同理。我們會有意識去加強這個事情,去延續這種分層,進一步把墻和頂、地脫離,做完之后這個項目是放在一個大的水平展開的公園圖景里面去看的。當然,我們最后還是微調了一下比例的,有個視覺上的平衡。

     

    既有廊子白色的梁? 攝影:王子千

    洄廊“三段式”的框架? 攝影:王子千

    吳:理想立面上的等高現實情況下也看不到,矮一點只是看起來會退遠些?不過考慮到立面延續性的話,為什么會選擇如此深色甚至顯得消隱的鋼框架呢?

     

    陳:這個顏色其實取自木梁那種棕褐色,內部體驗可能跟廊子更加連續一些,但總體上還是希望它保持一個開放的狀態,而不是強調一個有頂的建筑。

     

    郭:頂強了,墻就弱了。對我們來說,墻是優先的,頂和結構只是實現它的手段。

     

    深色鋼框架? 攝影:王子千

    吳:不過這好像基于我們主動選擇的一種吊掛方式,實際上跟廊亭那種視覺上的連續,也完全可能通過由地上生墻來強調?這是為什么我會比較關心屋頂姿態。

     

    郭:屋頂主要以結構或者說框架,而不是以面的形式出現的。自上而下這個結構邏輯其實一開始就是來自現場的一個限制或者說方便,如果從底下長起來的話,就意味著你要做很多基礎,而現在我們只需要三個基礎。

     

    陳:互承結構算是這個邏輯下的副產物,跟木結構也有一定關系。還是奔著做廊子末端的收尾動作去的,像木頭一樣旋轉搭接起來——我記得我們還擺過三個筷子的小模型。

     

    郭:好像就是在飯桌上討論的?再之前頂部不是這么結構感的語言,第一版的“黃金頂”那會兒還是一個面,這樣看,檐板還是弱化面的特征得來的結果。

     

    陳:始終是在一個裝置跟房子之間的狀態。

     

    綠植間的洄廊? 攝影:王子千

     

    04

    垂幕,還是懸墻?

    遠觀近察,入而復出,里外愣是分不清的軟硬、輕重和厚薄。

     

    郭:你一旦走到剛才提到的中心空間里面去,其實就突破了一個體量,一下子打開了,厚的體量突然變得很薄,像紙一樣,它外在的那種體積感一下就消失了,會有這種反轉。

     

    吳:那我們看中這種體積或者說分量嗎?

     

    郭:這個答案是“YES AND NO”。幾何是飽滿的、敦實的,但是界面是薄的,在某些地方你很容易穿過它,似乎是有點拉扯的。這樣一來用什么材料來實現就是最大的問題了,我們不希望它是完全臨時的,比如說布之類的,那樣會顯得輕和脆弱。我們還是在意墻體那種重量感的,但懸掛又要求還是相對輕薄,最后幾乎是以材料實驗的性質找混凝土預制件廠家來幫我們生產超薄板的。

     

    超薄板? 攝影:王子千

    吳:最后這個材質的分量,是不是也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結構或者體量的穩定性?

     

    陳:對,原先我們也一直在考慮底部需不需要再加一個固定的節點,但后來發現通過中間的連接件把整圈連成一體后,板吊掛下來的自重已經為它提供了很強的穩定性。

     

    郭:另外這種分量也意味著幾何的清晰和確定,它是要和邊上那個廊子的白色實墻有個勢均力敵的狀態的。

     

    陳:這些材料和幾何還共同帶來一種形象的多面性,一些角度看它顯得銳利奔放——我開玩笑說像條扎滿鉚釘配件的皮裙,但湊近了還是顯出平面圖上圓墩墩的鈍感來,挺奇妙的反差。里外也不太一致,外觀還算莊重,但里邊漸變的轉向又讓它變得親切、柔軟。

     

    墻面構造細節? 攝影:王子千
    垂吊結構細節? 攝影:王子千

    吳:微弧的混凝土板好像也表現出一種韌性。

     

    陳:跟傳統的水泥相比,這種板材的反光是很微弱的,有點布料的感覺,所以這個形體的陰影也都會變得很柔和。當時也想象過,那么多植被簇擁著它,其實也是呈現風景的一種幕布。

     

    吳: “素屏”?影子打在白色混凝土板上這種淡墨素絹般的質感,大概確實還挺符合某種文人想象的,又熟悉又陌生。這可能也是為什么攝影師會自發地去捕捉這樣一種圖像的原因吧?

     

    呈現風景的幕布? 攝影:吳清山

    郭:說到這兒,想起來當時我們發現的很有意思的云南當地曬面條的場景,可能也多少受點影響。因為這個薄板材料本身有一定的實驗性質,我們其實是擔心做不出來的,于是最初就有過這樣的討論——我說我們開幕的時候可以先掛面條,等板做好了之后再來替換。

     

    吳:有“嚼勁”的廊子還是更日常了(笑)。

     

    洄廊外觀? 攝影:吳清山

     

    設計圖紙 ▽

     

    總平面圖? ?郭廖輝建筑工作室
    首層平面圖? ?郭廖輝建筑工作室
    屋頂平面圖? ?郭廖輝建筑工作室
    剖面圖? ?郭廖輝建筑工作室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洄廊

    項目類型:構筑物

    項目地點:云南昆明

    業主:滇池風土藝術季

    設計時間:2023.12—2024.1

    建設時間:2024.1

    建筑面積:22平方米

    設計單位:郭廖輝建筑工作室

    事務所網站:https://atelierguo.com

    主創建筑師:郭廖輝

    設計團隊:郭廖輝、陳諾

    駐場:陳諾

    結構:葛暢

    施工:李睿團隊

    攝影師:王子千、吳清山


    版權聲明:本文由郭廖輝建筑工作室授權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有方編輯版本轉載。
    投稿郵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未標題-1.jpg

    上一篇:BIM建筑|李曉東工作室新作:麗江厚苑,內向但不“內向”

    下一篇:BIM建筑|PILLS新作: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改造升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怡红院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国产一区麻豆剧传媒果冻精品|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看|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av色香蕉一区二区蜜桃小说|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欧美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综合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 冲田杏梨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久久蜜桃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立川理惠在线播放一区|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福利秒拍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