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窨井蓋雖小卻關乎城市運行“生命線”。婁底市此前窨井蓋管理存在權屬交叉、人工排查效率低、整改責任缺剛性約束等痛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立足“小井蓋、大民生”,部署開展城市窨井蓋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下決心、下力氣解決窨井蓋突出問題,提升城市品質,堅決守護群眾腳下的安全。市住建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深入推進窨井蓋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以系統思維破題,創新工作舉措,構建“責任法制化、監管網格化、處置閉環化、風險社會化”治理體系,提升管理質效。
(婁底中心城區綜合窨井蓋分“五個片區”管養示意圖)
(圖一圖二為老科協醫院旁整治前后對比
圖三圖四為湘悅青春里南面西整治前后對比)
一、法治化筑基:以制度“明責”破解“權責真空”
針對以往“九龍治水”難題,婁底市構建“法規+細則+專班”三級責任體系。立法確權劃界。以《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為依據,市住建局聯合11部門出臺《中心城區窨井蓋管理實施辦法》,首創“三誰原則”(“誰管理、誰負責”“誰所有、誰負責”“誰建設、誰負責”)責任清單,將城區道路埋設的供水、排水、燃氣、電力、通信、路燈、交通等各類窨井蓋管理責任細化至11家管線單位,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法治保障的安全管理機制。
(規范我市窨井蓋管理制定的相關文件)
流程規范提效。配套出臺《婁底中心城區窨井蓋等市政基礎設施巡查監管工作實施方案》,細化安全管理范圍、內容、程序等17項管理標準,實現“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高位統籌攻堅。制定中心城區窨井蓋安全管理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專項行動專班,住建牽頭,城管、財政、公安、檢察、通管辦等部門協同參加,全面開展窨井蓋安全管理專項行動。建立“清單化管理+周調度機制”,“一周一調度、一周一通報”。自2024年10月開展專項整治以來,累計整改井蓋沉降、缺失等問題2530處,推動21處跨部門“棘手隱患”完成整改,下發24份督辦函,約談6家整改滯后單位,印發專項整治周報17期。
二、網格化賦能:以數字“管網”實現“精準管控”
打破“碎片化”監管,構建“一井一檔、分片統管、人機協同”立體網絡。數字建檔溯源。完成中心城區窨井蓋普查,建立“一井一檔”電子臺賬。對26875個專業井蓋統一加裝不銹鋼“身份證”標牌,標注權屬單位、用途、聯系電話,發現問題群眾可實時報修。協議統管破題。針對權屬交叉、多管線共用的綜合井蓋,實行“協議統管+保險共擔”模式管理。市住建局牽頭,國網、電信、移動、聯通、有線、照明部門分片包干,對中心城區市政主次干道綜合窨井蓋分5個片區進行管養。各管線單位簽訂《綜合窨井蓋移交管養及維護的承諾函》。綜合窨井蓋全部投保,發生事故,由牽頭單位負責組織處理,各使用單位共擔責任。未投保的由牽頭單位全額賠償,倒逼風險防控責任落實。動態巡查織網。將中心城區劃分為6大網格,實行“一格雙員”責任制(巡查員+執法員)。整合執法力量,配備11支專業巡查隊伍,安排巡查人員30名,實行“日巡查、周匯總”,構建起“管線單位自查、職能部門督查”的層級管理體系。
(圖一圖二為湘陽街與氐星路交叉紅綠燈煙草公司光交整治前后對比
圖三圖四為氐星路湘江華融銀行人行道整治前后對比)
三、閉環化管控:以機制“增效”杜絕“整改拖延”
建立“發現—交辦—跟辦—銷號”全流程管控鏈條,破解“整改慢、反復改”難題。分級處置提速度。巡查發現隱患后進行現場交辦。一般隱患(如輕微破損)4小時內設置警示標志、3日內修復;重大隱患(如缺失、深度沉降)立即啟動圍蔽管控,3日未整改則移交城管執法立案。跟辦銷號保質量。每月匯總巡查交辦情況,編發《窨井蓋安全隱患整改月報》,通報整改率、逾期率和工作排名,對排名靠后的單位進行約談或問責,對管線單位整改情況進行現場“回頭看”,實行銷號管理。行刑銜接強震懾。建立“城管執法+公安打擊”聯動機制,實行窨井蓋案件快查快辦,通過“以案釋法”宣傳,窨井蓋盜竊現象明顯減少。
四、多元化共治:以社會“合力”筑牢“風險防線”
突破政府單一治理模式,構建“財政托底、保險分擔、全民參與”共治生態。資金保障強基礎。市級財政預算安排2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中心城區窨井蓋安全隱患整改,為專項整治提供有力保障。保險服務拓路徑。推行“保險+服務”模式,各管線單位統籌資金為綜合井蓋購買第三方責任險,覆蓋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等風險。保險公司建立“快賠綠色通道”,委托第三方機構參與日常巡查,發現隱患即時推送責任單位整改,實現“風險共擔、服務聯動”。全民參與筑共識。制作《維護“小井蓋”守護“大民生”》沉浸式動畫宣傳片,在機關單位、居民小區、公園廣場等地廣泛宣傳,循環播放量達到20余萬次,覆蓋群眾超50萬人次,有效提升了居民窨井蓋安全意識,營造“人人都是監督員”的治理氛圍。
下一步,婁底市將探索“窨井蓋數字孿生平臺”建設,整合傳感器數據、巡查記錄、維修檔案等信息,推動治理從“人防”向“智防”升級。這場“小井蓋”的治理革命,印證了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核心邏輯——以法治明晰權責邊界,以科技延伸監管觸角,以共治凝聚治理合力,才能讓群眾腳下的每一步都更安全、更安心。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東營住建局關于2025年第九批利津頤新置業有限公司等房地產開發企業二級資質審查意見的公示
下一篇:政策新聞 | 煙臺市住建局關于公布2025年度第六批工程勘察設計企業資質審批結果的公告(G042025041801)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