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日前,由漳州市供排水中心組織實施的天福園泵站電氣智能化改造項目正式竣工,標志著城市排水基礎設施邁入“智慧運維”新階段。該項目通過設備迭代、系統集成與技術創新,構建了“自動化控制-數據互聯-安全防護”三位一體的高效運行體系,為城市排水系統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示范樣板。
智能控制系統升級 精準運行新突破
項目團隊采用PLC+觸摸屏組態控制技術,集成優質品牌軟啟動器與工頻回路,實現三臺水泵的精準控制。創新部署超聲波液位計與4-20mA模擬信號傳輸系統,結合利舊浮球開關形成“雙保險”監測機制,將水位監測誤差壓縮至0.5%以內。通過物聯云平臺與手機APP的無縫對接,管理人員可實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遠程故障診斷響應速度提升60%,實現“指尖上的智慧運維”。
數據中樞強基固本 安全防護雙管齊下
系統構建全域數據感知網絡,通過485通信協議集成多功能電表網絡,將總表與分泵數據同步至PLC分析平臺,形成能耗分析、流量監測、設備健康度評估等12個動態模型。特別配置工業級防火墻系統,采用IP/MAC地址綁定技術,有效抵御ARP欺騙及DoS攻擊,數據安全防護等級達到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標準,為泵站智能調度提供可靠決策支撐。
冗余設計破局升級 維保模式智慧轉型
施工過程中創新采用“新舊系統無縫切換”工藝,通過雙電控柜并行冗余設計實現零停機改造。新系統核心元件均采用通過IEC認證的一線品牌,市政電源專線供電保障穩定性,設備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顯著提升。同步搭建智能維保系統,將設備檢測周期從季度壓縮至實時監測,結合泵坑淤泥大型清淤設備定期作業模式,使預防性維護覆蓋率提升至98%。
能效雙控顯成效 綠色發展樹典范
改造后系統能效比提升23%,其中水泵軟啟動運行方案實現節電20%的預期目標,配電系統無功補償功率因數穩定在0.95以上。智能調度算法根據管網負荷智能匹配機組組合,減少無效能耗,間接減少了碳排放量,契合國家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的戰略方向。
該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提升了城市排水系統的應急保障能力,更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路徑。下一步,市供排水中心將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的智能化轉型,全力構筑更安全、更高效、更綠色的城市水循環體系。
文稿來源:市供排水中心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陽泉市住建局關于公布2025年第一批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職業資格認定結果的公告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