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你所在的居民樓通風口和采光井安全嗎?居民樓通風口、通風井、采光井安全問題備受關注,相關設施老化或缺失可能引發悲劇。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多地出現此類事故,引發市民群眾關注,部分縣(區)相關工作也已“加碼”開展。
排查
重點檢查采光井(通風口)防護設施是否完好
日前,惠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關于開展物業管理區域采光井(通風口)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的通知》,要求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區物業協會、物業服務企業壓緊壓實物業管理區域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具體內容為在全區物業小區包括但不限于采光井、玻璃穹頂采光井、通風井、通風口、樓層采光通風口、裝飾性格柵通風口、隱蔽式通風口等區域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
惠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些小區由于建設年代較早、維護不到位等,相關設施損毀或缺失,存在安全隱患。為防止安全事故發生,該局督促相關各方進行修補完善,確保居民樓居住環境安全。據了解,該排查整治工作重點檢查采光井(通風口)的防護設施是否完好無損,如防護欄(格柵)是否牢固、高度是否符合安全標準,有無斷裂及損壞、松動等影響防護效果的問題;警示標識是否清晰醒目,是否存在褪色、損壞難以辨認的情況;周邊是否有堆放雜物或其他物品的情況。
走訪
地下室通風口防護設施老化缺失較為常見
記者走訪市區多個居民小區發現,大部分居民樓的通風口、通風井、采光井都設置了相應的防護設施,新建小區車庫及地下室通風井、采光井的通風口及采光口部位也普遍設置了間隙較密的百葉窗。但在部分年代較久的小區,采光口的百葉窗、玻璃等設施出現破損情況,一些通風口新建時曾經裝過格柵,但早已損壞。
市民秦女士擔心,地下室通風口不加裝防護設施存在安全隱患,其所在小區地下室通風口旁邊剛好是進出地下室的樓梯,如果有孩子爬上去捉迷藏、玩耍、打鬧,很容易摔傷。
小區住戶普遍表示,樓梯、樓頂、地下室等區域的安全防護設施非常重要,應該加強管理并做好維護。家在市區江北的廖嚴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小區開發商建樓時沒有在樓梯通風口設置任何防護設施,小孩子經常在樓梯跑跑鬧鬧,讓人看著心驚。后來業主集中向物業公司反映情況,最終妥善安裝了有關設施,大家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物業
在相關區域加建安全護欄
2022年,一名男孩在玩耍時不慎跌入6米深的地下室通風井,導致全身多處骨折。2024年,一小區2名兒童爬進地下車庫通風口捉迷藏,因光線較暗,不慎從5層樓的高度墜落至地下車庫,致1死1傷。類似的事故讓人深感痛心,教訓深刻。沒有妥善防護的通風口和缺乏安全設施的采光井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這些隱患無一不在檢驗著物業管理服務的細致程度與責任心。
“若發現不安全的地方,我們會馬上進行修補。”一位物業管理人士表示,采光井、通風井、通風口等處的安全問題是物業管理中至關重要的部分,確保居民的生命安全更是物業管理服務最基本且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旦發生因相關設施損壞或缺失導致的意外事故,物業公司或將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他們平時極為重視有關設施的維護,一旦發現護欄松動會立即加固或更換。
記者采訪發現,物業服務公司普遍重視這類安全問題,但遇到相關區域被住戶占用、動用較多資金等情況,也頗感無奈,建議有關職能部門強化監管,拆除業主占用公共區域建設的設施,在相關區域加建安全護欄。
相關鏈接
建筑臨空高度24米以下
護欄不應低于1.05米
為強化安全,常見做法是在通風口、通風井、采光井等處加裝護欄。加建護欄時,應如何選擇材質和確定適宜的高度?有哪些標準可供參考?
《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提出,陽臺、外廊、室內回廊、內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樓梯等臨空處應設置防護欄桿,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欄桿應以堅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應能承受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及其他國家現行相關標準規定的水平荷載。
2.當臨空高度在24米以下時,欄桿高度不應低于1.05米;當臨空高度在24米及以上時,欄桿高度不應低于1.1米。上人屋面和交通、商業、旅館、醫院、學校等建筑臨開敞中庭的欄桿高度不應小于1.2米。
3.欄桿高度應從所在樓地面或屋面至欄桿扶手頂面垂直高度計算,當底面有寬度大于或等于0.22米,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米的可踏部位時,應從可踏部位頂面起算。
4.公共場所欄桿離地面0.1米高度范圍內不宜留空。
住宅、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及其他少年兒童專用活動場所的欄桿必須采取防止攀爬的構造。當采用垂直桿件做欄桿時,其桿件凈間距不應大于0.11米。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臨沂住建局關于公布2025年度第四批宋建全等二級注冊建造師初始注冊人員名單的通知
下一篇:政策新聞 | 亳州關于2025年上半年亳州市建設工程“芍花杯”獎獲獎項目提名名單的公示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