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免費領取會員
近年來,市住建局指導華安縣推進高車鄉前嶺村閩臺鄉建鄉創示范項目,通過“環境整治+產業升級+機制創新”三維聯動,打造兩岸融合發展的鮮活樣本。如今的前嶺村,正以生態美、產業興、村民富的嶄新姿態,奏響鄉村振興的動人樂章。PART.1
蜂情蝶變 重塑生態之美
“蜂情園”整治前:
蜂情園雜草叢生,農戶分散種植蔬菜,景觀雜亂無序。
“蜂情園”整治后:
梳理種植區域,打造“蜜源植物觀光帶;
增設木質棧道與觀景平臺,形成“蜂舞花間”沉浸式體驗空間;
開發蜂群觀測科普區,實現生態價值轉化。
河道整治前:
亂石堆積、河道狹窄,護欄破損存安全隱患。
河道整治后:
拓寬河道,采用生態護坡技術;
新建仿木護欄,增設親水臺階與戲水平臺;
打造“水岸童趣區”,配備互動式水車等游樂設施。
IP賦能 打造品牌矩陣
“蜂蜂”IP視覺體系
結合當地蜂蜜和柑桔等主要產業,確定蜜蜂卡通IP形象——蜂蜂。蜂蜂的觸角、小挎包是柑橘造型,飛行帽的圖案是由北斗七星組成的攪蜜棒,同時也是蜂巢的形狀。
產業賦能雙引擎
柑橘包裝設計
蜂蜜包裝設計
延伸文創產品
蜂蜂IP造型玩偶
蜂蜂IP造型冰箱貼
文化建設——村口指示牌
以蜂蜂卡通IP通過文創設計重新包裝農特產品及延伸文創產品,借此打造前嶺村的品牌,助力當地產業發展。
空間再造 激活鄉村動能
立體化功能布局——前嶺綜合服務中心
立體化功能布局:
地面層:生態停車場(50個標準車位)+特產展銷館(含直播空間)
一層:智慧旅游服務中心+兩岸創客共享辦公區
二層:非遺文化展廳+星空茶歇露臺
通過合理規劃,提高游客接待服務水平和旅游便攜性,打造前嶺品牌文化和良好口碑。
創新運營機制:
資源整合:將23處閑置農房納入合作社統一運營;
股份量化:村民以土地、房屋等資產入股,享受47%經營分紅;
兩岸共營:引入臺灣團隊負責文創產品開發與營銷;
通過系統性改造,帶動旅游發展,增加農產品和經營性收益,帶動村民增收,高車鄉前嶺村正以生態為底、文化為魂、創新為翼,書寫著兩岸融合發展的時代新篇,共同見證這場美麗的蛻變!
文稿來源:市局村建科,華安縣住建局
本文版權歸腿腿教學網及原創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上一篇:政策新聞 | 宿遷施工圖審查項目幫辦服務情況(二十三)
下一篇:政策新聞 | 四川住建廳關于四川聚云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送達《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書》的公告
推薦專題